王武:淺析我國傳統玉文化對龍泉青瓷的影響
玉器文明“是中華文明起源時期的主要特征之一,玉的神化和靈物概念是玉器時代意識形態的核心,中華民族形成愛玉的民族心理?!睂τ谟?,中國的傳統文化賦予它獨特含義?!盾髯印しㄐ小防镉锌鬃诱撚竦囊欢卧挘骸胺蛴裾?,君子比德焉。溫潤而澤,仁也。栗而理,知也。堅剛而不屈,義也。廉而不劌,行也。折而不撓,勇也。瑕適并見,情也??壑?,其聲清揚而遠聞,其止輟然,辭也。故雖有珉之雕雕,不若玉之章章。詩曰:言念君子,溫其如玉。此之謂也?!笨鬃訍塾?,并將玉視為禮器,呼吁重建禮制,將玉器人格化,從仁、知、義、禮、樂、忠、信、天、地、德、道等方面對玉道德內涵作出詳盡的闡述,并逐漸形成儒家用玉禮器的體系,對于后世玉文化有著極其深遠的影響。
一、傳統玉器的基本造型紋飾
《周禮》有:“以玉作六器,以禮天地四方,以蒼璧禮天,以黃琮禮地,以青圭禮東方,以赤璋禮南方,以白琥禮西方,以玄璜禮北方?!惫嗜藗冇职延耔?、玉琮、玉圭、玉璋、玉璜、玉琥稱為“六瑞”。周代是中國古代禮制最興盛的時期,所謂“禮制”,就是從當時人們在社會活動和日常生活中所遵循的行為規范準則。平時的衣食住行,乃至婚嫁喪葬,都有嚴格的禮制約束。這種禮制反映在用玉制度上,就是出現了一系列禮玉。這些禮玉形制不同,用途各異,名稱繁多,于是逐漸形成了以上述“六瑞”玉器為核心的用玉體系,無論從工藝造型的角度來看,還是從它深刻的含義和特別的用途來看,都對后世文化產生著不可估量的影響。隨著社會的發展,人們對玉的需求越來越大,玉的造型也越來多,出現了玉佛、神獸、花鳥等寓意吉祥如意的玉器,在宮廷貴胄中還出現用于香道、酒具、茶器、擺設、祭祀等日用玉器。
古時玉器上雕琢的各種紋飾,或樸實無華,或精雕細琢;或簡單幾刀的簡練勾劃,或繁縟到無以復加。從商周開始,玉雕工藝已經得到了長足的發展。當時社會上人們實用的玉器,其紋飾相當的精美,出現了魚、龜、鳥、獸面、兔、蠶等形象的玉雕配件。從雕刻工藝上來說,主要有云龍紋、綬帶紋、蟠螭紋、方格紋、花卉紋等,玉雕陽文線條的出現,標志著玉雕工藝技法的一大飛躍。
二、龍泉青瓷尚玉品質的形成
歷史上的五代十國到北宋末年,當時社會十分動蕩。連年的戰亂,再加上當時宋代統治階級重文輕武,從而導致文人士大夫群體空前壯大,社會上出現數量很大的入仕無門之中下層士人。這些士人對玉文化亦極為推崇,渴望擁有精美玉器。然而由于玉器石材歷經多年開采已經出現枯竭,多年的戰亂亦導致玉器制作嚴重衰退,國庫極度空虛,從而使宮廷的用玉能力和普通民眾物理得到玉器。這時,就亟需一種替代品,這種替代品要有玉的品質,而且價格相對低廉,在這種情勢下,創燒于三國兩晉時期的龍泉青瓷,自然成為最佳的選擇。
龍泉青瓷溫柔敦厚,委婉含蓄,能變幻出許許多多不同感覺的釉色,既體現閑散淡遠的自然美,又符合中庸、中和等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儒教思想。龍泉青瓷不但具備了青瓷所共有的為世人廣泛接納的秉性,尤其是在宋室南遷后,龍泉青瓷以先后創燒出粉青、梅子青等“似玉非玉類玉”不同凡響的釉色青瓷而獨樹一幟。這些釉色主要是釉料的改進而出現的,由傳統的石灰釉變為石灰堿釉,使釉料的耐高溫性能大大改善,多層施釉或釉層加厚后,高溫中不流瀉,釉層豐厚滋潤,釉色溫柔動人,仿佛用翡翠、和田白玉等雕琢而成,這就是龍泉青瓷似玉非玉又如玉的“類玉”藝術特色。龍泉青瓷“類玉”品質的形成,逐漸就代替了當時的玉制品。
三、傳統玉器文化對現代龍泉青瓷的影響
龍泉青瓷的燒制,到了南宋中后期,青瓷的瓷質已經開始呈現出素樸之美,與儒家以及道家、禪宗所追求的清靜素雅的審美傾向吻合。雖說當時的科技生產力相對落后,但是當時的青瓷藝人已經能把握釉色的發色,粉青釉、梅子青釉等已經達到相當精美的程度,其晶瑩剔透、色澤溫潤已經可以和玉相媲美。到了現代,從1956年周總理提出恢復龍泉窯開始,龍泉青瓷得以飛躍的發展。
(一)注重龍泉本土特征,加強青瓷“類玉”釉色的研發
龍泉青瓷主要以釉色取勝,龍泉本土之釉其發色斑斕如冰似玉、晶瑩剔透。一件優秀的青瓷作品釉色含蓄純凈、光澤柔和、淡雅素靜,釉層豐潤,無斑點瑕疵,具有迷人的質感之美,充分體現出龍泉青瓷溫潤如玉,自然柔美的風格??梢哉f釉是龍泉青瓷的生命,離開釉色,龍泉青瓷將不復存在。受到傳統玉文化的影響,當代龍泉青瓷藝人在傳統龍泉青瓷的基礎上,通過調整紫金土(鐵)、鈣、鉀、鈉的含量比例,掌握青釉的發色以及在高溫燒制下的流動狀態,燒制出頗受市場認可的“似玉非玉類玉”的青瓷作品。
筆者在參觀考察玉器博物館時,注意到一個漢代玉璧,驚嘆于它的工藝和造型,腦子里就萌發了要創作以玉璧為形,契合龍泉青瓷含蓄典雅之風,將厚厚的粉青釉施展出“類玉似玉”的特質,賦予作品更加遼闊、博大、深遠的意境,既有儒家兼濟天下的人文氣息,又有道家超曠空靈的美好理想,更有直探生命本源的濃濃禪意的作品——“青璧”的念頭。
(二)造型、裝飾手法更趨于協調,富有時代氣息
一件好的青瓷藝術品,能夠隨形施藝,尤其是龍泉青瓷,因其通體施釉,裝飾手法的運用更是具有藝術性。如果裝飾手法運用得當,繁簡適宜,色彩搭配和諧,與其造型相得益彰,就會使作品新穎別致,渾然一體。受到我國歷史上“尚玉”文化的影響,龍泉青瓷的造型,裝飾手法吸收了玉文化的內涵?!肚噼怠废盗凶髌?,就是筆者將青瓷與玉文化完美的融合創作出的青瓷作品。
我查閱了大量玉文化及有關玉璧造型紋飾的資料,并精心設計出了符合現代龍泉青瓷燒制,又符合現代人審美意識的龍紋壁、回紋璧、素璧、龍璧等系列青璧作品。由于龍泉青瓷泥坯收縮比例大,高溫之下原礦釉流動性強,為了追求青碧如玉的效果,我在璧內部位平面處更是多次施釉。在窯內進行近1300度高溫燒制,難度很大,開裂,毛釉、氣孔、鐵點、凹凸不平……種種毛病迭出,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,我的青璧作品沒有燒制成功。于是,我又虛心的向老前輩請教燒制技藝,并不斷的改進制作工藝——泥土釉料更加精磨,胎體的造型更加平整,鏤空紋飾的雕刻更加細微精致,燒制過程溫度的控制更加精確,通過近兩年多時間的努力,終于成功的燒制出了青璧系列作品。
龍泉青瓷之美在于簡約的造型,更在于含蓄內斂極富玉質的釉色。青瓷造型需要審美的修養,其作品的成型,在不同時代有不同的方式。在當今科學技術、社會經濟飛速發展的時期,龍泉青瓷的造型技藝、成型方式、釉色多元,會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。今天,龍泉窯和國內名窯系一樣,開拓了一個嶄新的時代。龍泉青瓷的造型回歸于傳統,青瓷藝術家的價值得以更大的體現;“尚玉”釉色的發色更加純正,而且其“釉汁瑩潤如堆脂”使龍泉青瓷藝術增添其迷人的色澤與質感之美;燒制過程中采用多次施釉方法,燒造成功青翠欲滴的粉青和梅子青釉的幾率越來越高,使龍泉青瓷工藝又達到了歷史高峰。隨著龍泉青瓷傳統燒制技藝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,龍泉青瓷迎來了一個新的發展高峰。筆者作為現代龍泉青瓷的一個年輕藝人,將著力于龍泉青瓷傳統技藝的繼承與發展,更加用心研究龍泉青瓷與傳統玉文化的融合,潛下心來研究龍泉青瓷的燒制技藝,為龍泉青瓷的傳承與發展貢獻綿薄之力。